但凡涉及到冰箱的广告,内容一定会涉及到食物保鲜多么牛X,而印入大家脑海的就是,在一个窗明几净的高端一体厨房的环境中,靓丽的家庭主妇对着新鲜如初的果蔬露出由(zuo)衷(zuo)的笑容,甚至笔者在敲下这段话时,都能瞬间脑补到这个即视感非常强的画面。
停停停!我们今天不是来给大家脑补广告的,而是来探讨一个冰箱企业或许在有意躲避,且大家都非常容易忽略的话题,那就是肉类食物的保鲜!甚至只要谈到冰箱保鲜,人们只会关注果蔬食物保鲜(冷藏保鲜)的效果,而肉类食物保鲜(冷冻保鲜)被有意或无意地变成消费者的认知盲区。
厂商不会告诉你一款冰箱产品的冷冻保鲜能力实际表现,而对用户来说,它恰恰是比冷藏保鲜更为要紧,因为需要冷藏保鲜的果蔬食物,我们可以每天买到最新鲜的,但是吃不完的肉类食物反而会堆积在冷冻室中,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刻。
专门用于冷冻保鲜的“速冻保鲜室”
原理解密:速冻是保鲜的不二法门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要先做个肉类保鲜的科普,耐心看完这部分的介绍,你就能对答案豁然开朗,下面一起来一步一步解题。关于肉类保鲜,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涵养肉类的水分,减少在冷冻时的水分流失,把解冻后的血水释放量控制到最低(血水越少,保鲜效果越好)。如此,解冻后的肉类口感依旧能保持鲜嫩,不柴不老。
快速冷冻以保鲜
说了这里,联系到之前说的“速冻”,大家可能就会注意到关键句,即“以最快速度越过冰晶带”。明白这个来龙去脉的原理,我们的答案就呼之欲出:速冻能力直接影响肉类的保鲜效果,速冻能力越高,保鲜效果越好,解冻后的血水越少;反之,保鲜效果越差,解冻后的血水越多。
独立专用的“速冻保鲜室”
对比测试:“速冻保鲜室”效果更出色
我们以一款带有“速冻保鲜室”的多门冰箱和只有“普通冷冻室”的对开门冰箱作为测试环境,以新鲜的牛排作为测试对象,以解冻后血水的渗出量和牛排的失水率作为测试结果,来看看速冻保鲜的实际效果。
测试过程介绍:1、把冰箱冷冻室温度设置为最低温度,功能设置为“快速冷冻”。
2、把新鲜牛肉称重,然后放入冷冻室中。
3、经过快速冷冻后,取出冷冻好的牛肉。
4、解冻后,用纸巾吸取牛肉多余血水后,再称重,最后计算失水率。
失水率计算公式:失水率%=(原重量-N天后重量)/原重量 *100%
一、“速冻保鲜室”的测试:
“速冻保鲜室”:新鲜牛排称重为150g,解冻后牛排称重为146g
测试结果:新鲜牛肉称重为150克,在未采取密封保存的条件下,经过在冰箱新鲜冻结室的快速冷冻保鲜,牛肉解冻后重量为146克,失水4克,经计算失水率约为2.7%。
二、“普通冷冻室”的测试:
“普通冷冻室”:新鲜牛排称重为123g,解冻后牛肉称重为113g
测试结果:新鲜牛肉称重为123克,在未采取密封保存的条件下,经过在冰箱冷冻室的快速冷冻保鲜,牛肉解冻后重量为113克,失水10克,经计算失水率约为8.1%。
对比测试总结:只对比极具参考价值的失水率,“速冻保鲜室”约为2.7%,“普通冷冻室”约为8.1%,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,同时也证明上文关于速冻保鲜的结论基本属实。
最后不来个日常肉类保鲜小贴士肯定说不过去:
1、新鲜的肉类食物需要短暂保鲜(买回家到烹饪之间的时间段),只需要把冰箱的变温室设置为0℃,用保鲜袋对生肉进行包裹处理,然后放置到变温室即可,既不会冷冻结冰(结冰解冻后必然有血水),又能延缓氧化、减少水分流失(蒸发)。
2、剩下的生肉装入保鲜袋,然后立即进行快速冷冻,即把冰箱的冷冻室温度设置到最低,并且开启“速冻”运行模式。
3、切忌将生肉反复“冷冻-解冻”,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水分流失殆尽,鲜嫩口感尽失。
本文来源于中关村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