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东北、内蒙古等地区禁伐、调减木材产量的影响,加之俄罗斯实施各种木材出口保护措施,原木货源十分紧俏。黑龙江相关林业部门2011年的采伐量从440万立方米锐减至90万立方米。2010年,国际针叶木材价格指数和阔叶木材价格指数上涨了至少6%。畅销木材和货源紧张的产品价格持续上涨,以东北材、缅甸材为代表;欧洲材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很可能适时上调市价。
半路杀出的“实木家具”
无论在教科书上,还是多年前的市场中,似乎“实木”都只是一个修饰词,其无非不过是“家具材料的一种”,抑或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材料为主题的家具分类方式,不成气候。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实木家具”渐渐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类别——那么多家具商场专设“实木家具”楼层,那么多消费者进门就叫喊着买“实木家具”,那么多厂家隆重推出“实木家具”系列……
从此,“实木家具”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,市场份额越来越大,各大媒体争相报道,消费者趋之若鹜,专做实木家具研发的设计公司火爆异常,生产制作实木家具的厂家迅速成长,连国家新的《木质家具标准》还专门对“实木家具”进行界定。
“实木家具”成为了近几年家具圈中最大的热点。
实木之殇,市场之累
实木的火爆,这么大的一块蛋糕,大家都追着去分得一杯羹。众多企业开始调整战略部署,中小厂家纷纷放弃原有产品,转型专做实木,大型企业却不得不多元化发展,产品线因实木而进一步扩宽,管理难度越来越大。
同时,借助自身的灵活性和实木材料的加工特性,众多小作坊重新振奋,以大厂不具备的速度和成本优势,迅速占领市场,商场中一下子涌入大量新的“实木品牌”。因此,前些年老生常谈的“行业洗牌”话题被搁置了,市场变得更为零散,区域性竞争日趋激烈,原本就混沌的家具产业格局更加混乱。
实木家具的加入,又使得家具种类进一步细分,消费者是眼花缭乱,即便是业内人士,也开始说不清楚风格种类了。
为争取消费者的青睐,各商家想尽方法炒作实木话题,从采取各种珍贵树种作为主材,到全实木、纯实木的商业概念,再到“剖切柜子”、“现场破坏试验”等促销手法的运用,竞争日趋激烈,运作越来越累。
实木新标准的出台,又使得各个厂家纠结万分:产品研发时,究竟是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实木家具——不得不面对巨高的材料成本,以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;还是玩玩花样——打打实木家具的擦边球,却又面临违规受罚的风险,左右为难。
纠结的还有商家,到底是实事求是表明真实材料构成——从而失去竞争优势;还是避重就轻——含糊其辞地推广实木主题?进退两难。
更有甚者,一些投机者借用新的实木标准,到处“碰瓷”,运用法律漏洞,玩市场把戏,处处骗取赔偿金额,致使多个商家有苦难言。
当然,最大的伤,在于对实木材料的滥用,现在中国实木家具市场对于珍贵木材的用量,远远超过了这些树木的成材总量,国内可用木材早已砍伐殆尽,各大木材生产国也日渐加大对中国的出口限制,这样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,即便是木材这种可再生资源,如不加控制,估计也将面临枯竭。
近些日子以来,各种实木材料疯长,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家一窝蜂地追抢实木原料,据说很多企业就设立专人在港口,木材一到港就直接拉走,如此情形,还真不敢想象,不久将来,你能到哪儿买到木材……
我们无法准确预知,实木家具还将热多久,但可以看到,随着多方的呼吁,原材料价格的疯长,消费者日趋理性的购物心态,最终实木家具定会失去耀眼的光芒,回归其应处的位置。
“成也实木,败也实木”,这句话放到些许年后,用于描绘诸多业已消失的家具企业或品牌,或许再贴切不过。
促成实木走俏的根本原因
细看实木家具的忽然走俏,其分为外部因素和家具产业内部因素。
外部因素是,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,人们消费能力的逐步提高,使得大家更为追求高品质的家具产品。
内部因素有三:一是众多板式家具的低价策略所留出的中高端市场空间;二是实木材料本身的高品质特性;三是各商家对环保概念的炒作。
透析来看,外部因素和固有属性是其必要基础,但它们并不能完全引发一种热潮,在这里边起到催化作用的,该是对环保概念的炒作了。
那么,究竟是谁在炒作?那些原本不算是“实木圈”的厂商,为何不举旗反对,而是纷纷倒戈,加入到实木阵营中,并加大炒作力度呢?
这是个悖论,因为这是个市场主导的情形,其本源在于消费者。厂商很简单,既然消费者你喜欢,我就符合你的心意,说你对,夸奖你,赞许你,然后再从你身上赚钱——何况,实木家具的利润可远比板式产品高得多。
另一个角度,是那些面临“洗牌”危机的中小企业、小作坊们,它们一定不甘心被洗牌,恰好有这个好的机会,自然会去牢牢地抓住,奋力一搏。因此大家可以发现,实木家具热潮中的最大受益者,并不是老牌的大型家具企业,而要么是新兴成立突入市场的厂商,要么是身处危机而彻底转型的中小企业。
火上浇油的新标准
3.4 实木类家具
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、表面经涂饰处理的家具;或在此类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或薄木(木皮)贴面后,在进行涂饰处理的家具。实木板材是指指接材、集成材等木材通过二次加工形成的实木类材料。
4.1.1 实木类家具
根据实木用材比例及工艺,实木类家具可分为三类:
a) 全实木家具:所有木质零部件(镜子托板、压条除外)均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的家具;
b) 实木家具: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,表面没有覆面处理的家具;
c) 实木贴面家具:基材采用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制作、并在表面覆贴实木单板或薄木(木皮)的家具。
根据实木属性可分为两类:
a) 实木锯材类家具:也称天然实木家具,指采用实木锯材为基材制作的家具;
b) 实木板材类家具:采用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家具。
不得不谈谈新的2008版《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》,它的制定据称有很多传言,这里我不多论,但就其对实木家具的界定,却使得家具市场进一步混乱!
老的标准对实木概念含糊不清,于是大家都期盼着新的标准能给予明确界定。新标准做了,却做得不够彻底,这下子使得大家叫开了锅,有人说这样的标准根本无法执行,有人咬文嚼字不断寻求擦边球的机会,有人另辟蹊径混淆概念,总之,新标准根本没能帮助大家理清思绪,反倒使得市场中实木概念变得更加复杂,厂商在战略定位上更加艰难,消费者更加无法辨析,大家纠结于实木概念,脑中一片浆糊。
再者,标准中处处声称要使用实木锯材或者板材才算是实木的说法,无疑使得实木使用的出材率大大降低;不让贴皮的方式加上国内市场对实木结疤的观念认知,让大量木材无法利用,从而导致的材料浪费不可估量,这不是在某种层面上加大了对生态的破坏么?
偏离本质属性的实木家具
让人心生痛感的,是国内很多人将使用珍贵木材视作一种荣耀,将购买粗壮的大木料看做一种实在,殊不知这些完全偏离了家具作为一种生活用具的本质,而是成为了一种炫耀的资本,但这种资本是以牺牲自然资源、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,他们却又视而不见了。
一件好的家具除去其应有的品质属性外,最大的价值应该是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,其为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水平提供着物质平台。舒适、安全、耐用,美观,这些指标应该是衡量好产品的主体,至于心理需求,想必更应该是建立在品牌或是文化角度上,而不应该是珍稀材料上!
而反观现在的实木家具,大木料的使用,为了实木而实木,甚至出现“板式家具实木化”的形式,完全就是为了符合某种心理需求而浪费资源。
实木家具的“原罪”
如果说各方面都有问题,我倒更愿意理解为这是“实木家具”的原罪。
也就是说,从“实木家具”这个称号诞生的那一天起,其就注定要产生必定的结果:
——它本身就是以材料来作为衡量标准的,你怎能让它不围绕这个话题?
——木材本身就多种多样,你怎能要求它不争个高下?
——树木本身就是自然产物,你怎能要求它表里如一?
——实木是活的,标准是死的,你怎能让标准跟上它的步伐……
然而,原罪的重点,不是让其赎罪,而是要大家明白其自身的不足,明白其产生罪孽的根本原因,找到其本质属性,回归、还原其自然形态,理性面对未来的发展,并且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模式。
“原罪”进行时
纵使我们分析的头头是道,纵使我们大声疾呼实木家具的“罪过”,依旧不可能立刻改变整个市场格局。预计今年三月的广东展会上又会出现诸多实木新品,也预计不断有新的厂商加入竞争,尤其是部分机械化程度不高,又面临着用工荒、高成本运作的中小企业,即便是实木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小,在寻求到更好商机之前,或是在把“实木家具”逼上绝路之前,“原罪”仍会延续。
多方努力,解铃还须系铃人
究竟是谁定性了“实木家具”——是许多人——包括媒体、消费者、厂商等等,但这其中,消费者的观念意识却是最为主导的因素,也就是说,要改变实木家具现在的混乱状况,关键是看消费者观念意识的转变。
当然,单单从主观出发,消费者很难看到其本质,这就需要多方努力:专家的解读,政府的指导,媒体的宣传,舆论的导向,最终促成整体观念的转化。
笔者观点:
1,无论从购物心理,还是生产制造,实木本身是制作家具的绝佳材料,因此无论在什么时间,它都会拥有相应的市场空间;
2,一种类型的产品是否会占据市场主流,因素有很多,但珍贵的实木材料本身不具备可持续性,因此它的火爆必定是一时的;
3,实木家具已经在市场上火爆了若干年,由于多方的影响,其未来的发展,应该会日趋理性;
4,因为成本和竞争因素,实木家具的市场总量和所占比例会相应减少;
5,经过一些时间的沉淀和竞争,市场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“专于实木”的较为强势的品牌。
写在最后:
诚信是本,在此,深深希望各实木家具的厂商们,不再过分炒作实木概念,为一时利益而背信弃义、或是歇斯底里地把实木玩尽,回归到实木家具设计的本源,也由此形成一种良性的舆论导向,使得大家理性对待实木家具,真正认知实木原本的价值,亦由此化解由实木材料所引发的产业危机。
为整个家具行业多做一些贡献,家具行业会回馈给你更多。
——文章转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