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来了,大家有没有很烦蚊子啊,特别是网上睡觉的时候就会有蚊子在耳边一直飞。因为不喜欢药水的气味,不少家庭就会选择驱蚊灯,那么问题来了,驱蚊灯真的有用么~~
灭蚊先需诱蚊
化学灭蚊的原理很好理解,就是依靠扩散在空气中的具有昆虫毒性的分子,对蚊虫起到杀伤的作用。而对于灭蚊灯来说,就没有这么简单了。
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灭蚊灯,是依靠其中的“灯”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线来吸引蚊虫,当蚊虫飞近之后,接触到罩在灯外侧的电网,从而被电击致死,或者是落入灭蚊灯底部的液体中溺毙。从灭蚊灯的原理上来看,其效果的高低,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灯光对蚊虫吸引力的高低。通过对灭蚊灯市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,灭蚊灯发出的光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,一是由LED等光源发出的蓝紫色光源,二是由荧光灯管发出的紫色光源,第三种则是看不出明显发光的所谓“黑关灯”。而实际上,后两者所发出的光中包含比例很大的紫外线成分。
那么我们的敌人又是哪些呢?室内常见的吸人血的蚊子,包括按蚊、伊蚊、库蚊三大类,每类下面又有若干不同种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只有雌性的蚊子是吸血的,雄性的蚊子则以植物的汁液为食。实验表明,这三种蚊子都对长波长的光线,如黄光、红光等有负趋性,换句话说,它们会远离黄光和红光。而当光的波长变短,即趋向于蓝紫光时,这些蚊子的确会被吸引。实验表明,当波长从420nm逐渐变化到280nm时,光线对蚊子的吸引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。波长处于360nm的紫色光对蚊子有较强的吸引力。而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灭蚊灯的颜色都呈现暗紫色的缘故。
从这点来看,灭蚊灯的确能够起到吸引蚊虫的作用,那么它是不是会很有效呢?事实上,并没有那么美好。
二氧化碳才是王道
我们前面说过,吸食人血的,是按蚊、库蚊和伊蚊的雌蚊。这些吸血鬼在演化的过程中,发展出了一系列搜寻猎物的本领,以便在黑暗中悄悄的摸近猎物,然后饱饱地吸上一口。
当然,作为猎物,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,都是不会发出紫外光的。然而作为活着的生物,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释放出另一种信号:二氧化碳。而二氧化碳,正是蚊子用来追踪猎物的蛛丝马迹。
在蚊子的头部,具有一对刷子一样的触角。虽然雌蚊的触角不及雄蚊发达,但依然能敏锐的感觉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。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,当空气中出现高于本底的二氧化碳气流时,蚊子会变得兴奋起来,并沿着这条二氧化碳气流,向浓度更高的地方飞去。而二氧化碳的源头,就是潜在的猎物。二氧化碳不仅能让蚊子追踪到你,而且还能加强蚊子对皮肤散发的其他化学物质,如乳酸等的敏感度,这让蚊子像在菜市场一样“挑肥拣瘦”——通常,具有较多二氧化碳和乳酸排出的人,更容易成为蚊子选择的目标。
因此,相对于光线而言,二氧化碳是更加吸引蚊子的因素。如果我们在室内放上一盏灭蚊灯,而人待在旁边的话,那可就糟糕了:远处的蚊子会先被灯光吸引而靠近,而在感受到二氧化碳之后,就会坚定的向二氧化碳的源头飞去,而不是选择灭蚊灯,这样反而增加了被蚊虫叮咬的机会。难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昆虫学家布罗斯(Alberto Broce)会发出这样的吐槽:“如果你遭受蚊子的困扰,就给你的邻居送一盏灭蚊灯,这样蚊子就会跑到他们那儿。”
为杀一只,错杀一千
看了上面的描述,可能有的观众会疑惑:不对呀,为什么我是用的灭蚊灯,总是会打死很多蚊虫呢?不可否认,很多时候我们的确能观察到灭蚊灯下铺着一层厚厚的蚊虫尸体,然而,这其中大部分都不是会吸人血的雌蚊,而是对人无害的“枉死鬼”。
在这些“枉死鬼”中,数量最多的可能要算是摇蚊了。摇蚊和我们上面所述的三类吸血蚊,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是实际上有着极大的差异。按蚊、伊蚊和库蚊都属于双翅目的蚊科,而摇蚊则属于摇蚊科。二者之间的关系,就好比人和猴子一样。摇蚊的成虫是植食性的,甚至由于口器退化而不取食。相对于蚊科的吸人血的蚊子,它们更容易被短波长的光线,尤其是紫外光所吸引。因此我们看到的蚊虫的尸体,大部分都是摇蚊。从1977年到1996年,几个不同的科研组织分别组织过三次实验,来研究灭蚊灯的灭蚊能力。三次实验的结果发现,在被杀死的昆虫中,吸血蚊子所占的比例,分别是4.1%、3.3%和0.22%。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实验当中,在死亡的14000只昆虫中仅有31只是吸血蚊,这可真算的上是“为杀一只,错杀一千”了。由于摇蚊等昆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,是鱼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饵料,因此很多科学家建议,在野外尽量不要使用灭蚊灯进行灭蚊,以免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。而在家中,灭蚊灯也算不上一个好的选择。
所以,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,目前市场常见的灭蚊灯,的确算不上“高效”。对于杀灭蚊虫,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低毒高效的菊酯类杀虫剂和蚊香。在合理使用条件下,它们并不会对人体带来健康威胁。当然,随着技术的进步,可能会有利用二氧化碳、振动甚至昆虫荷尔蒙来高效、特异的诱捕吸血蚊虫的“灭蚊灯”。到了那时,灭蚊灯就能扬长避短,发挥出高效的作用。